3月28日,浙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浙商银行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营业收入达到676.50亿元,较上年增长6.1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纯利润是151.86亿元,较上年增长0.92%。
同日,浙商银行还公布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依照方案,浙商银行将向A股和H股股东每10股派息1.56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共计42.84亿元。此次分红占归属于浙商银行普通股东净利润的比例高达30.12%,展现了浙商银行对股东的丰厚回报和稳健的财务状况。
在当前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逻辑转变、银行业息差持续收窄、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风险逐步暴露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分化趋势愈发明显。在此形势下,浙商银行公布的2024年度业绩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充分体现了其在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自身稳健发展以及回馈股东等方面的总实力,彰显了其坚定的发展决心与战略定力。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行业下行期,银行应集中资源于重点领域,实现客户、产品和区域的聚焦。浙商银行深谙此道,在持续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落实财政货币政策、推进“五篇大文章”、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同时,严格遵守监督管理要求,持之以恒地做好地方债务和房地产等重大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持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上的水准,筑牢维护金融稳定的根基。
浙商银行自2022年初确立“深耕浙江”为全行首要战略以来,系统性推进“深耕浙江”三年行动,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到10,20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三年增长超2,300亿元。同时,该行累计服务省内重点项目82个,融资余额三年增长10倍。
浙江及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活跃度高的区域之一,实体经济蒸蒸日上,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0%,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场景和稳定的客源。作为一家深处长三角腹地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依托这一区域优势,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精准支持了大量中小微企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筑牢发展根基的同时,浙商银行进一步顺应数字化浪潮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深耕供应链金融。该行打造了“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全生态”的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围绕链式服务与生态构建两条路径,充分的发挥数字供应链金融在服务实体产业中的精准化、普惠化、风险低等优势。
通过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产业链的具体场景环节,浙商银行成功构建了“四通一链多场景”的产品体系,有效融入产业生态建设。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从服务单个企业到产业链条再到整个产业生态的全面升级,也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支撑。
浙商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在电力、能源、新能源汽车、现代通信、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特色化、差异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已服务超过350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累计发放融资超过7000亿元,服务上下游客户数量超越7万家。其中,普惠小微企业占比超过75%,彰显了该行对普惠金融的坚定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浙商银行持续优化融资成本,平均融资利率较年初会降低,切实让利于实体产业链客户,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单个企业视角来看,企业直观的金融需求之一是缓解流动性压力。浙商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运用金融科学技术手段,充分挖掘产业链的订单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产业链上四流)等信息,建立了“1+3”信用评估体系。该体系以主体信用为基础,结合产业交易信用、盘活物的信用以及释放数据信用,将产业链真实交易场景作为主要的因素纳入授信风控体系。
围绕链上企业招投标、订单、应收、预付、应付等五大标准化场景,浙商银行结合具体行业经营特点与融资需求,为链上公司可以提供线上化、纯信用融资支持。例如,2024年浙商银行重点围绕制造业企业用电需求,推出电费场景融资模式,专项用于企业缴纳电费。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电费等场景融资业务余额突破300亿元,融资余额和增量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准,其中电费证等场景规模在行业内具有非常明显优势,且与国内三大电网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2025年2月,浙商银行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推出铁路运费场景融资,聚焦铁路物流全产业链场景,与国铁集团在铁路运费融资等方面开展专属金融服务。通过这一些创新举措,浙商银行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流动性压力,还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展现了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创新能力。
从产业链视角来看,单个企业的金融需求已升级为对“产业链上四流”顺畅传导的需求,以及对提高上下游企业协同效率和产业链韧性的需求。浙商银行通过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经营环节,为上下游公司可以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产业链资金高效流转。
浙商银行以“平台+核心”模式畅通链上信用传导,通过将核心企业信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交易关系作为风控抓手,降低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产业链整体资金利用效率。例如,针对上游供应商低利率、高效率的融资需求,浙商银行推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解决上游中小微供应商账期长、资金占用的问题,实现链上融资服务的标准化与普惠化。
截至2024年末,浙商银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已累计服务链上企业超3万户,融资发放小额分散,平均融资利率约为3.1%,有效缓解了中小供应商融资难和担保难题,提升了产业链资金效率,增强了产业链的韧性与协同效应。
从产业生态视角来看,产业链需求已从单一企业的融资需求升级为数据整合与共享需求,以及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需求。浙商银行通过“数据+实体”模式,聚合多方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浙商银行基于传统资金中介角色,向生态构建者转型,增强金融科学技术水平,依托产业数字化平台,基于企业资源计划、物流、支付等数据流形成企业数字画像。以开放为核心,链接多方主体,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体系。
另一方面,作为产业生态中的一方主体,浙商银行积极融入产业生态建设,整合内外部资源,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与跨机构、跨行业协作能力,打破金融边界。例如,浙商银行响应政策要求,大力探索发展“脱核”大数据供应链模式。通过整合行内外多维度数据信息,包括招投标、合同、发票、转账、票据和信单链支付数据,浙商银行挖掘了超1亿条交易记录,构建了超600万个企业之间近2000万条交易关系网络。
通过绘制企业交易图谱、梳理交易网络节点、挖掘潜在核心企业,并构建大数据风控模型,浙商银行能够在3分钟内完成34个维度的客户画像,将企业的真实交易转化为数据信用,构建产业链数字化生态。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还通过数据共享与协同,推动了跨行业、跨机构的资源整合与优化。
以南方电网为例,浙商银行与南方电网的全产业链合作是链式生态金融新范式的生动实践。为推动电力能源产业链绿色发展,浙商银行围绕电力能源产业链,形成了覆盖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的“电链通”供应链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供货通(订单融资)、应收通(南网e链)以及电费场景融资业务,分别满足上游供应商订单融资需求、助力供应商盘活应收账款、解决下游用电客户的电费缴纳资金需求。
截至2024年末,南网供应链项目累计投放超180亿元,浙商银行成为南网业内首家能完全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全链条的合作银行。其中,“南网e链”业务累计投放破百亿元,市场占有率占比超70%;电费场景融资业务累计投放超28亿元,同业规模排名前列。
浙商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拓展能力,得益于其数字金融能力的持续提升。年报显示,浙商银行一直在升级供应链金融数智化服务模式,将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度融入企业产业链生产交易的全场景。凭借专业化能力和数字化手段,浙商银行通过流程重构、授信创新、技术赋能、服务跃迁四大创新举措,打造了覆盖全链条、全场景、全产品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基础上,浙商银行通过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为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全部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m6米乐在线登录app成立于2010年12月,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50亿元。 米乐网站下载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农副产品供给配送、专业市场运营、会展经济、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服务。 ....
查看详细地址: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
电话:0577-88198479
手机:4008-199-199